从历史渊源来看,Aptos和Sui都与前互联网巨头Facebook(现Meta)有着深厚的联系。两者都是在稳定币项目Diem因监管压力而停摆后衍生出来的Move系项目。这些项目继承了Meta团队在Web2领域的超前创新和工程实现能力,因此当提及Move系新锐公链时,Aptos和Sui常常被一同提及,被誉为“Move双雄”。尽管两者有相似的起源和发展基础,但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上却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。
Aptos传承了Diem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思维,更贴近于Web2大厂的思维方式。虽然同样使用以对象为中心的Move语言,但Aptos引入了Account账户的概念,需要更强的全局数据处理能力。这依赖于其Block-STM(事务内存并行执行)的并行处理能力和BFT共识机制。理论上,Aptos可以达到最高160,000 TPS,这是通过并行执行批量事物并批量验证来优化效率的结果。
相比之下,Sui更加注重Web3的应用场景,并进行了不少技术创新和探索。它采用了以Object对象为中心和DAG(有向无环图)数据结构,旨在降低数据通信复杂度以提升性能。通过DAG结构,Sui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,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。这种技术选择使得Sui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,也能更好地适应Web3应用的需求。
Aptos在机构采用方面表现出色,获得了BlackRock、Bitwise、Franklin Templeton等知名金融机构的支持。此外,Tether(USDT)和Circle(USDC)也在Aptos上推出了原生合约,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稳定币市场的地位。Aptos更偏向“合规”的调性,在生态层面上致力于现实资产代币化(RWA)和比特币生态(BTCFi)的发展。例如,Aptos与Ondo Finance合作将USDY引入生态,并与其他主要DEX和借贷应用集成;还与Probase合作探索房地产通证化项目。此外,通过Echo Protocol参与BTCFi生态,并为流入Aptos生态的原生BTC提供10%的APY。
另一方面,Sui的生态和创新更加深入人心,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快速部署和迭代的Web3开发者。它强调的是灵活性和技术前沿性,更适合早期创业者和寻求突破性技术的团队。Sui已经经历了一轮爆发增长,拉开了市场对于Move生态的想象格局。随着更多开发者和用户的加入,Sui有望继续引领这一领域的创新潮流。
Aptos以其更注重稳健发展的策略,在传统机构和基金公司中获得了青睐。这种偏好不仅体现在当前的合作伙伴关系上,也为其未来的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特别是在美国加密政府和ETF基金为主导的市场背景下,Aptos的优势可能会进一步放大。Aptos的战略布局决定了其更偏好未来创新叙事的导向,这和当下其他生态发展DeFi且更加偏好短期热点Fomo效应的态度截然不同,始终主打一个稳扎稳打,等待RWA+BTCFi等新叙述迎来曙光。
相比之下,Sui则以其贴近Web3应用场景的技术创新吸引了大量关注。它鼓励大胆尝试新技术,并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。随着时间推移,如果Sui能够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,则可能成为Move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综上所述,Aptos与Sui各有千秋,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径。对于投资者和开发者而言,选择哪一条道路取决于个人或组织的具体需求和愿景。无论选择哪个平台,都可以期待它们在未来区块链领域中的精彩表现。